大学生心理障碍该如何干预和预防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29
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的自杀率远高于同龄人。那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该如何进行的干预和预防?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就来做一番探讨分析。
两成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率是其他同龄人的2到4倍,且有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明显存在着一个“链式效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得知他人自杀后容易效仿。因此,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是预防大学生自杀较的手段。
南京中医大学某系学生小林,热情、温和、有礼貌。见到他时,小林正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医生沈永健的办公室看书学习,还友善地朝记者笑了笑。“他实际上是强迫性思维,已经有3年病史,在这里接受治疗有一年多了。”沈永健介绍说,像这样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接受他治疗的就有十几个。这些学生可以随时推门进入他的办公室看书学习,放松自己。沈永健称这种治疗方式叫做“长程捆绑式”治疗。
作为知名心理咨询医生,沈永健经常到南京各大高校开展心理咨询讲座。他说,近两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大一新生入学后,高校都会为其建立心理档案,从心理档案来看,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占到了18%到25%。
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高校采取的作法一般是班医生或心理辅导员先找其谈心,如果情况仍不见好转,会将之转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直接打预约电话,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治疗。据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每年接待的学生有600人之多,其他各高校也均有数百人。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亟待健全 心理健康应该成为高校必修课据了解,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三级心理管理网络:一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二级,各学院党总支、学工办;三级,学生心理气象员。学生心理气象员都由大学生担任,从各班选拔,经过心理学培训,结业考试合格后才上岗工作,他们距离同学较近,具备专业知识,容易发现问题。
根据新生入学心理档案,各高校会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监控,主动找到他们进行心理治疗;属于精神疾病的,经初步识别,一般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学生送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情况没有好转的,学校一般会劝其休学。据了解,设立学生心理气象员非常,已经阻止了多起悲剧的发生。
学校应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大学的生命教育是防范大学生自杀较基础的措施,自杀是因为没有理解生命的意义,应该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们集合起来,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认为,要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抓紧抓好,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作为高校来讲,首先要做的是把心理课程当作为各年龄段学生的必修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地预防大学生各类心理障碍的发生。
- 上一篇:上一篇:路怒症——的通病
- 下一篇:下一篇:病理优势情感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