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非精神病障碍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10
随着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精神障碍有了一定的了解。多数人知道精神障碍有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那么,非精神病障碍有哪些,其轻重程度又该如何划分呢?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按轻重如下依次分类:
1、心理问题
所谓的心理问题,是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持久的特点;其特点是问题的内容未泛化而局限于一些问题的。(一个人在其一生里没出现过"心理问题"的不是很多,因为人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如升学、结婚、职业、育儿养老、健康、青春期困惑、生离死别等等。这些问题全尽人意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和情感。心理问题称为“生存斗争”比较恰当。这在心理门诊里比较多见,这种情况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善或有相应的心理支持,一般在不长的时间内缓解。
2、心理障碍
所谓的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有时因长期的精神折磨,可伴有人格障碍。这些心理问题一般是由长期的心理冲突而引起,这种冲突是持续的。如孩童时期在不良的家庭教育下长期性格压抑而来的心理改变。突如其来的生活改变(如战争,天灾人祸)引起的心理障碍不是很多,心理障碍多出现在长期而低调的生活冲突。在这种易感性的基础上有一些外在的诱因下就会出现“初始化”的心理改变,较初这些心理障碍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的焦点变得模糊,形成广泛性的心理问题。对生活和事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神经症属于此类。心理障碍需要比较长期的心理治疗,治疗的预期目的是让当事人认识问题和能够更好地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3、心理边缘状态
心理问题在边缘状态时已很严重,通常称为心理疾病。这些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在生活上已有明显的失调,外行人(不是医生)也能看出她们的心理问题。此型的心理问题包括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期(或叫分裂症的残留阶段),其强度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思维,可伴有偏执型人格改变和不典型的妄想和偶伴幻觉。这些人有些时候可误诊为分裂症,但这些人的“分裂性”是部分的或片断的。他们给医生的感觉是在“不典型神经症”和“间断性分裂症”之间徘徊。
以上是对精神病障碍的大致划分,这些心理问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对于这些问题,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不能因为它们不是精神病而忽略其危害,如不确定问题的严重与否可向本站在线医生咨询,让医生帮您分析。
- 上一篇:上一篇:精神障碍挂什么号
- 下一篇:下一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看心理医生吗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