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不等于抑郁症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9-05-28
狂躁症是一种伤人伤己的心理疾病,诱发这种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治疗并不是很困难,一般治疗后不容易复发。狂躁症一般是由于内心情绪压抑太久,不可控制以后突然爆发出来的不良情绪。
狂躁症在医学上是怎样被定义的呢?通常情况下又可以分为那几类?每一类狂躁症又有哪些标志症状呢?
狂躁症定义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急骤起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
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躁狂症分类如下: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复发性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现在的人们对于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所以各种心理疾病的普及活动也较以前增加很多。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要从儿童开始。尤其是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父母要尽量起到从旁辅助以及矫正的作用。
- 上一篇:上一篇:生活中狂躁症有哪些具体行为表现
- 下一篇:下一篇:说一说狂躁症的临床表现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