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症状与精神分离性障碍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22
分离症状常见于多种精神疾病,但并非所有的分离症状都是精神分裂性障碍。那么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的“终生制”正为“雇用制”所代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无须人介入的信息传替系统”也逐渐普及,在这种背景下,很难像过去那样保持稳定的自身身份的同一性,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然后将不同的人格统一起来的生存方式在年轻人中逐渐普及,当这种人格的区分与统一出现困难时,便容易出现分离症状和分离性障碍。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虽然分离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尤其在创伤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分离症状的表现具有隐蔽性,更因其部分症状表现出与文化高度相关的特异性,在临床上极易被忽略,或者简单地视为精神病的症状,从而被漏诊或误诊。
分离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指一部分心理活动或行为过程与其它心理活动的分离。
一些人认为分离是病理范畴。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分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连续谱。即分离包括正常的分离体验、病态的分离症状和严重的分离性障碍。
常见的分离体验有:白日梦、睡眠状态下的梦、走神(trance)、入静、催眠状态、超常体验、疲劳状态下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迷失在电影和书中而不知时间流逝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白日类催眠状态。
当分离体验出现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分离体验与创伤性经历相联;分离体验伴随其他相关症状时,分离体验就成为分离症状。分离症状包括五个核心症状群:遗忘症、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同一性混乱和身份转换。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摄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性功能障碍、抑郁症、物质滥用。当以分离症状为主时,就成了分离性障碍。包括分离性遗忘、分离性神游、分离性身份障碍、人格解体和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是分离性障碍但没有特异性,缺乏明确定义的分离性状态。
可见,如果将精神疾病看成一个网络,分离症状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分离在精神病学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焦虑和抑郁。
提及精神分离性障碍,人们通常将它与癔症联系在一起。癔症的一些症状表现确实具有典型的分离性,但它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分离性障碍。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不能盲目的判断,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诊,以便的进行治疗。另外,您还可向本站在线医生咨询相关事宜。
- 上一篇:上一篇: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有何标准
- 下一篇:下一篇:大学生精神障碍的诱因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