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19
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时,连带想起其他的有关事物(即由一个概念引起另一个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实质是条件反射,是由于事物经常同时或相继出现,建立的一种神经联系。联想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数种。
人在联想过程中使用的内部性言语,其发展过程具有隐蔽性、简短性和片断性,可能表现不连贯。如果把内隐性言语直接表达出来,或在显现性言语中表达时略过了联想的中介过程,则可表现为联想障碍。若不能根据事物固有的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就不能正确区分事物,不能正确地将事物归类,在接近联想过程中就会出现离题。联想障碍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联想松弛:
又称思维散漫或思维松散。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用一组多少有些联系的思维去取代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思维,思维活动缺乏主题思想,内容和结构都散漫无序,不能把联想集中于他所要解释的问题上。尽管每句话都完整通顺,意思可以理解,但上下文前后语句缺乏联系。有时谈话中夹杂的一些突发的与现实无关的内隐性观念,使人难以理解其究竟是想表达什么。这种叙述的混乱虽经检查者提出要求予以澄清,病人仍然不能说清楚。
2.思维破裂:
在没有智力损害、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神运动兴奋等情况时,病人的言语表现为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各句本身是完整的,若孤立地看每个句子,意思可以理解,在语法上和措词小没有重大错误,甚至无可挑剔,但在思维联想的结构上却十分明显地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句与句之间缺乏可以理解的联系。
在英语文献中也有人称此为马步思维、思维出轨和语词脱节。破裂性思维与联想松弛的区别在于,前者较之于后者更严重,前者是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而且后者则句与句之间存在联系,只是通篇缺乏主题思想。
3.思维不连贯:
又称语词杂拌。指患者的言语缺乏思维联想内容和结构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不仅句子间没有联系,而且言语中的细微语法结构也出现混乱,词组或词之间没有联系,形成互不相关的词的堆砌,多伴有程度不同时意识障碍。
4.接触性离题:
又称文不对题,德国也称之为答非所问。是指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交谈中表现的一种不性离题。患者的回答往往与所提问题沾边,但接着就是离题 ,接下去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沾边,虽不切题却也并非毫无联系。对这种现象较形象的比喻就是“打擦边球”。本症比起纯粹的“胡言乱语”更具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因为这种现象是绝难伪装的。
- 上一篇:上一篇:精神病复发后症状的五种变化
- 下一篇:下一篇:分析脑外伤精神障碍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