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当前位置: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 精神分裂 >

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处 应关注其情感需求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9-05-30

一提及“精神分裂”大多数人都会自动脑部电影、电视剧里的那些双重性格、行为疯癫的形象。其实,生活中精神分裂患者并不见得有那么夸张,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情感需求。

自我防御机制

情感是非理性的,在影响思维的同时会牵扯到身体的防御机制。在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中,其中三个为否认,压抑和升华。这一防御机制被精神病医生George Eman Vaillant在1977年修改并加以证实和分类。基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范例,Vaillant构建了一个防御机制的扩展性理论。从安娜·弗洛伊德对特定防御机制的定义来看,下述内容是相关的:

1、“否认”也可称为拒绝,是指“当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象征性的与有威胁的冲动相联系时,人们会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潜意识”。与其他防御机制相似,否认也建立在“压抑”之上。

2、“升华”是把某些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目的替换作用”。这种防御机制通过削弱自我满足带来的影响而实现。比如,在某人否认自己下意识地将消极感受转化为高尚的行为时,我们允许其将自己看做利他主义者。这种防御机制是我们社会保持品质的基础。拥有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品质的人正是运用了升华这一自我防御机制。通过让我们相信良好行为代表着优良品德,“升华”机制令我们获得自我满足。

3、“压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或许这些观点并不适用于现实。回到较早较不成熟的身心状态让人能在心理和生理上更为舒适。

正如Vaillant所说,很显然精神病患者的思维是扭曲的,而这正阻碍了自我防御机制的进行。同时也牵扯到更多的防御机制的精神病理。通过下述对三种基于精神性的防御机制妄想的描述,我们能领悟到精神患者的情感动机。

精神患者的情感动机

“迫害妄想症”这一精神性错觉代表了一类防御机制。被害妄想或许满足了患者对自我重要性的需求,另外,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理由——或许是无中生有。

“伟大”错觉,Vaillant将其解释为一种“优越感”。尽管优越感代表了一种拟正义,但它会令人更自大,让人感觉到高于实际情况的自我价值感。

色情狂错觉也许会涉及到性,但实际上它满足了亲密的需求。

以上都指向精神病个体的情感需求。虽然“情感需求”这一术语并不具有侮辱性,但也不能说没有歧义。对这一精神疾病的疏远和偏见切实存在,而人们抗拒背后的情感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原因或许很好解释了类似精神分裂的精神疾病:为了满足精神疾病的生物社会心理学需求。

考虑到这些,药物治疗是的。随着科学发展,药物治疗会愈加。摆脱歧视很重要,而且心治治疗应采取足够多的共情。

如果精神分裂患者的情感需求能够被不主观地理解,那么精神分裂者就不会感到那么耻辱,就不会有那么多诟病,较终可能会得到改善。需要肯定的是,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的被打上“精神分裂”的标签,也有可能是精神分裂者为了暗示自我标识而假想的“精神分裂”。很显然,这种精神疾病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患者生活中任何其他因素。这些个体应当被予以同情,除了那些健全的人——他们不会也不能。

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处应关注其情感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远离和孤立。而精神分裂患者也应抵制伴随着精神分裂而来的耻辱感。

医院简介

MORE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是四川成都一家精神疾病诊疗医院,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拥有专业的诊疗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特需化服务,诚信经营、打造专业品牌...[详细]

医生团队

MORE